柯文:《蒋介石,中国的民族主义政策,以及越王勾践的故事》(2014)
蒋介石,中国的民族主义政策,以及越王勾践的故事
Chiang Kai-shek, Chinese Nationalist Policy, and 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作者:柯文(Paul A. Cohen,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
译者:陈荣钢
来源:Chiang Kai-shek, Chinese Nationalist Policy, and 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History and Popular Memory, New York Chichester, West Sussex: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67-108.
故事及其主人公要么是历史的,要么是虚构的,要么像大多数情况下那样介于历史和虚构之间。故事及其主人公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说教的隐喻,在历史的当下遵循或避免原型。
西方研究者基本没有注意到20世纪的一个重要例子,是国民党政治领袖蒋介石和古越国国王勾践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性。古越国是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前或多或少拥有自治权的政治单位。
蒋介石非常认同越王勾践。在很大程度上,蒋政府在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前的行动和政策仿效了越王勾践。
此外,国民党在1945年至1949年的“内战”中被共产党打败,随后在官方的鼓励下,台湾的作家们经常强调越国处境与国民党处境之间的相似之处,甚至将勾践含蓄地描绘成蒋介石的替身。
简而言之,国民党和越王勾践故事之间的联系,不仅是蒋介石个人构成的一部分,而且在1949年之前和之后,在国民党政府和广大中国公众的思想中也很普遍。
古代越王勾践的故事
在讨论古代叙事和近代史之间有趣的联系之前,我们需要简要介绍勾践故事本身,也就是这个故事的古代版本。勾践的故事最早源于《左传》和《国语》。这两部著作可能是在公元前4世纪末根据口头和书面材料编纂的。两部著作简单描述了越王勾践的政治和军事事件。
虽然这些早期著作显然有一定程度的虚构内容,但它们“肯定也包括大量准确的历史信息”。至少,它们对诸如重要战争发生的年份、相关统治者的身份、战争的原因和结果等基本要素的描述,很可能是对实际情况的合理而忠实的反映。
虽然勾践故事的主要主题结构从古代问世至今没有变化,核心都是屈辱与复仇的相互映衬,但这个故事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就像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一样。一些元素被重新加工,另一些被删除,还有一些被添加进来。
例如,中国戏迷最喜欢勾践的谋臣范蠡和倾国倾城的西施之间的恋情,但这并不是原始故事的一部分,一些中国学者也对西施的历史性提出质疑。
范蠡(明代人绘)
换句话说,与契诃夫的戏剧或简·奥斯汀的小说这样相对稳定的文本相比,勾践的故事文本是一个柔软的、柔韧的文本。事实上,在勾践的故事(saga)中,谈“文本”(text)可能会产生误解。
勾践故事诞生之初,口口相传在中国仍然很重要。在随后的时间里,就像全球许多历史人物引发的故事那样(比如圣女贞德),叙事根据不同受众的要求、历史时刻和作者的偏好而不断翻新。
显然,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勾践的人生和事业对中国的重要性与其说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尽管许多中国人可能会这样认为),不如说是它作为故事(story)的多方面诱惑力。
有一点值得注意,中国第一部历史小说《吴越春秋》是这个故事的版本之一,它直接或间接地成为20世纪流传的许多故事的主要来源。公元58年至75年,东汉作家赵晔编纂了《吴越春秋》,以下对勾践故事的概括主要基于这部作品。
勾践的故事背景是周朝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前481年)后期开始的吴国(与今江苏大致吻合)和越国(今浙江)之间的竞争,这两个国家是当代中国东南边缘的新兴大国。
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图(约1900年至1950年),标明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各国的位置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着越国忙于为其刚去世的国王举行葬礼,发动了一场进攻。新的越国统治者勾践当时只有20多岁,他用残酷的战术予以反击,击败了吴国的军队——据说勾践派了三波罪犯前往吴国前线,他们在那里大喊大叫,并开始割断自己的喉咙。当吴军怔怔地站在那里时,越国军队从另一个方向发起了突袭。
阖闾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但在临死前召见了他的儿子兼继承人夫差,并要求他永远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因此,夫差即位后便积极筹划报复越国。勾践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因先前的胜利而过度自信,问他的谋臣范蠡对先发制人打击吴国有何看法。范蠡认为越国的实力远不及吴国,劝说年轻的国王要有耐心。
然而,勾践坚信自己最了解自己,于是继续进攻吴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领的吴军很快就击溃了越国的军队,迫使勾践和五千人残余部队退败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在那里他们被吴军包围。
这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勾践面对必然的失败,据说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要战斗到最后一刻。但勾践的谋臣向他提出异议,认为应该采取不那么自杀式的行动。他们认为,为了使越国免于灭亡,勾践应该尽一切可能使冲突得到和平解决,用谦虚的话语和丰厚的礼物来安抚夫差,甚至表明他愿意和妻子一起去吴国做吴王的奴隶。
勾践忍气吞声,不无忧虑地接受了这个策略,还决定用美女和珍贵的礼物秘密贿赂以贪婪和好色著称的吴国宰相伯嚭,以便在吴国朝廷为越国争取内部支持。
公元前492年,勾践和他的妻子开始在吴国服役,范蠡陪伴左右,另一位谋臣文种留在越国,在勾践不在时治理国家。在勾践渡过浙水(今钱塘江)进入吴国之前举行的告别仪式上,他的大臣们安慰和鼓励他,说了商汤的历史先例。
商汤、周文王以及其他古代的圣贤统治者在当时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痛苦的屈辱,但最终设法转败为功,化险为夷,使他们的功绩得以流传千古。大臣们请勾践不要自责,也不要视困境为绝境,而应该忍辱负重。
当勾践到达吴国时,夫差的辅政大臣、相国公伍子胥敦促吴王立即杀死勾践,消灭越国。伍子胥是一位目光敏锐、思想强硬、经验丰富的官员。夫差答道,闻听人言,杀降者,家族将遭三代不幸。夫差不杀勾践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对勾践有什么好感,而是因为这样做会触犯天条。
最后,夫差在伯嚭的鼓动下,留了勾践一条活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越王勾践担任夫差的马车夫,照顾马匹。他和妻子以及范蠡住在宫殿附近一间简陋的石屋里,过着穷苦劳役者的生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屈辱,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和怨恨。
作人质第三年,勾践遭遇了最大的侮辱。勾践咨询范蠡,范蠡占卜后认为吴王病得不重。范蠡随后向勾践提出了一个计划,他说这个计划肯定会成功。
他认为勾践应该请求前去探问夫差的病况。如果被允许见吴王,勾践就应该去尝夫差的粪便,检查他的脸色。之后,他应该跪在地上,向吴王表示祝贺,并告诉他很快就会好起来,不会死。当这个预言被证明是正确的,勾践就不用再担心了。
第二天,勾践让伯嚭安排人去见夫差,以便询问他的健康状况。果然,就在勾践到达宫殿的那一刻,吴王刚方便完。伯嚭抬桶出来,在门口就遇到了勾践。勾践向伯嚭打招呼,问他是否可以尝尝夫差的粪便,以便对他的病作出预判。他把手指伸进容器里,尝了尝粪便的味道,之后他走进去,向吴王宣布:
下囚臣勾践贺于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夫差自然想知道勾践如何知道这些。勾践解释道,他以前曾向一个擅长根据粪便的气味和味道判断病情的人学习。
《中华日报》(台北,1978年)
夫差康复时欣喜若狂,他被勾践的忠诚和诚实打动了,下令设宴,勾践坐在主位。次日,伍子胥对夫差的行为感到震惊,前去宫里劝谏。他警告吴王,有些人表面上很友好,心里却包藏祸心。然后他长篇大论地讲述了勾践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
今越王入臣于吴,是其谋深也;虚其府库,不见恨色,是欺我王也;下饮王之溲者,是上食王之心也;下尝王之恶者,是上食王之肝也。(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国的存亡悬于一线。夫差听罢,叫伍子胥忘掉此事,不可再提。然后夫差赦免了勾践,亲自护送他出了蛇门,并要求他返回越国后,永远记住赦免他的善意。勾践叩谢,并在天子面前发誓,他和臣民永远忠于吴王,永远不会背叛他。勾践“再拜跪伏”。夫差将他搀起,扶他上了马车。范蠡拿着鞭子,他们驱车而去。
【译按】顺便一提,“尝粪”行为在中国历史上以“行孝道”的理由继承下来,在诸多说教文本和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据说中世纪以前就有人掌握了尝粪体察病情的技巧。“尝粪示孝”在明清时期尤其兴盛,20世纪国伴随卫生运动和其他运动逐渐绝迹。图为清末任伯年《二十四孝图·尝粪忧心》。
勾践回到越国后,在范蠡、文种和其他谋臣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以达到报复吴国的最终目的。勾践成为当时中国的重要统治者。为了实现报复的目标,他增长人口,发展经济,恢复军事。他还利用夫差好色好奢的弱点,尽一切可能削弱吴国的实力。
与几年前那个刚愎自用、自我放纵的年轻人不同,这时候的勾践用一种敬畏和审慎的方式管理国家,厉行节约,避免奢靡。他知道报仇吴国需精心筹备,不可一蹴而就,所以他不停地工作,身体和思想从不停歇。
当感到困倦时,勾践就用水蓼的强烈气味刺激自己,让自己清醒。在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他经常把冰和雪抱在怀里。在炎热的夏天,他的手里会拿着一个热火炉。
尽管长期以来与勾践故事密切相关的成语“卧薪尝胆”直到宋代(960年-1279年)才出现,但在古代,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写道:“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自满,并提醒自己所经历过的苦难。
《卧薪尝胆》(台北华国出版社,1953年)
勾践从吴国回去的时候,夫差还将一块方圆百里的领土归还给了越国。吴王注意到勾践自从回到越国后,对自己的处境完全满意,就决定授予他更多土地,使越国领土扩大到方圆八百里。为了报答吴王的恩情,勾践给他送去十万匹葛布、九个装满蜂蜜的木箱、七个五彩的方型器皿、五对狐狸皮和十艘竹船。
夫差一直认为越国地处偏远,无足轻重,但即便有价值的东西不多,他也被勾践的忠诚和体贴打动了。得知这些情况的伍子胥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向他的侍者表达了对越国领土扩大的隐忧。夫差收到越国的葛布贡品后,履行了扩大越国领土的承诺。越国的官员和民众对事态的发展极为满意。所有人都理解越王勾践对付夫差的策略,并全力支持他。
勾践明示所有人,不得公开谈论越国的长远计划。他带领民众补给粮仓和军备,开辟新土地,用农业让百姓富庶,国力得到加强。他还经常向谋臣请教与治理有关的问题。
文种认为,善治的关键是统治者先要关心百姓的福祉,要“爱民”。作为对这一建议的回应,勾践放松了越国的律法和酷刑,减少了赋税和劳逸。果然,百姓民生得到了改善,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越国的利益而出征。
公元前488年正月,越王勾践召见群臣。他提醒他们越国过去曾败于吴国之手,先祖祠堂被遗弃,自己沦为俘虏。这些是所有诸侯国都知晓的屈辱。勾践一直想复仇吴国,就像一个腿瘸的人一心想着能够重新站起来走路。但他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策略,于是他向谋臣们寻求指导。
群臣认为,夫差是一个傲慢的人,被自爱吞噬。伯嚭和伍子胥之间的冲突是致命的缺陷,加上夫差作为统治者的弱点,最终将导致吴国的灭亡。但是目前吴国仍然军力强盛,因此越国应该暗中积蓄力量,同时继续对外展示对吴国的忠诚,耐心等待吴国在与北方大国齐、晋的战斗中衰竭,方可安全出击。
勾践向文种请教,他说文种曾救自己于水火,现在请他提出一个复仇吴国的计划。文种答道,如果勾践想灭掉吴国,首先要明确夫差的欲望并放纵他(“必前求其所好,参其所愿”),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吴国的领土和财富。他提出了九条具体的计策,希望越王勾践能够采纳。
如果勾践能缄口不言,用他的智慧完全掌握这些计策,那么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了,夺取一个吴国又有什么难的?
【译注】文种提出九条计策:“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三曰贵籴粟槁以虚其国,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五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六曰遗之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君王国富而备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术,君王闭口无传,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难,而况于吴乎?”(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勾践对文种的建议很满意,立即着手实施起来。文种观察到,夫差痴迷于建造宫室,他让工人日夜不停做这种工事,因此勾践选择最好的木材献给夫差。
勾践让木工在山上找寻这种木材,一旦找到,就吩咐工人切割、塑造、抛光和装饰。然后,他派文种到吴国将木材送给夫差。夫差自然喜出望外。
伍子胥不悦,恳求吴王不要接受这些木材。他说,以前,夏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桀修建了“灵台”,商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纣修建了“鹿台”,这些行为让阴阳失调,冬夏错时,田地里粮食不熟,造成了灾难,为百姓带来痛苦,给国家带来不幸。这两位统治者最终自取灭亡。如果夫差顺应了越王勾践的意思,那么吴国迟早会灭亡:
王勿受也。昔者,桀起灵台,纣起鹿台,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榖不熟,天与其灾,民虚国变,遂取灭亡。大王受之,必为越王所戮。(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台(绍兴,2008年)
可想而知,夫差没有理会伍子胥的劝告。他用越王进献的木材,花费五年时间建成了“姑苏台”。姑苏台非常高,从塔顶可以看到方圆两百里的地方。为建造它而招募的工人经历了巨大的艰辛和痛苦:“民疲士苦,人不聊生。”勾践为文种的计策奏效而高兴,叹道:“善哉!”
在他统治的第十二年(公元前485年),勾践告诉文种,他听说夫差喜好美色,常沉溺其中不理朝政。越王想知道是否可以利用这个弱点攻破吴国。文种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还说,越国可以依靠伯嚭的能力来进一步削弱夫差,并敦促勾践挑选两位美女进献吴王。
勾践接受了这个建议,派了一个善于看相的人到各地去寻找美人。此人在苎萝山发现了两位美丽的少女——西施和郑旦,他把她们带回了都城,“饰以罗榖,教以容步”,面目传情。她们练习了三年,这时她们已经成熟,可以献给吴王了。
勾践命令范蠡护送这两位美人到吴国,夫差高兴地接待了她们,认为勾践再次体现了他的忠诚。伍子胥提醒夫差,如果他接受了勾践的献礼,就会有麻烦。伍子胥将勾践描述为一个日夜只想着消灭吴国的人,他听从良言,笼络德才兼备者。
勾践已经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准备为越国而死。如果允许这样的人继续活着,他肯定会毁了吴国。德才兼备的男人是国家的财富,红颜祸水是国家毁灭的根源。夫差应该从夏、商、西周灭亡的故事中得到警示:
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昔桀易汤而灭,纣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闻越王朝书不倦,晦诵竟夜,且聚敢死之士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越王服诚行仁,听谏进贤,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綌,是人不死,必为对隙。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灵岩山(苏州,1965年)
越王勾践十三年(公元前484年),勾践告诉文种,他对迄今为止用来削弱吴国的策略非常满意,问他下一步应该使用什么策略。文种建议他告诉夫差,越国遭遇了严重的歉收,希望从吴国购买粮食。勾践派文种把这个消息带去了吴国。
看在勾践忠心耿耿的份上,夫差同意了越国的请求,并驳回了伍子胥的谏言,宣布吴国借给越国粮食一万石,待越国丰收后再归还。文种回到越国后,勾践把粮食交给官员,让他们在百姓中分发。第二年粮食成熟后,越王下令挑选出最好的种子并将它们煮熟。
一万石粮食被运回吴国。夫差十分欣喜,示意将这些种子播撒下去。吴国的农民播下了越国的种子,但由于种子已经被煮熟,所以没有收成,造成了严重的饥荒。
勾践观察到吴国处境艰难,认为这可能是进攻的有利时机。然而文种建议不要立即采取行动。他说,虽然吴国开始积贫,但朝中仍有忠臣,而且上天还没有对它的命运发出明确的信号。因此,最好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勾践与谋臣交谈。他注意到,范蠡召集了船只和战车进行战斗,但他们对剑、矛和弓箭毫无抵抗力。他想,是不是范蠡在军事计划中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范蠡答道,古代的伟大统治者都擅长打仗,但在布置战阵、指挥军队、击鼓示意进退等具体问题上,成败完全取决于军队本身的军事能力。
范蠡知道在越国南部的森林里住着一位少女,她的剑术人人称道,便敦促越王派人去寻她。勾践于是派出使者,邀请这位少女到都城来展示她的剑术和戟术。
少女到达宫殿,勾践询问其剑术如何。她告诉越王,自己生长于人烟稀少的荒野之地,没有正式学过,只是对剑术抱有热情。没有人指导过她。她精湛的剑术不知从何而来。勾践要求她详细说明剑术: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彷,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勾践听后非常高兴,当即给少女取名“越女”。然后,他下令让军队中的指挥官和最优秀的士兵向她学习剑术,并在掌握后将这些技能传授给官兵。当时,所有人都称赞越女的剑术。
《吴越春秋史话》之“越女教越国士兵剑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范蠡接下来推荐了一位来自南方楚国的优秀弓箭手,他的名字叫陈音。陈音到达宫殿,越王向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勾践对陈音的回答很满意,问他是否愿意把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越国的勇士们。陈音答道,射箭的秘密在于勤奋。如果一个人勤奋地练习,他就会成功。于是勾践派陈音到都城北郊给官兵授课,三个月后,整个军队都掌握了这些技术。
勾践在位第十五年(公元前482年),他告诉文种,自己已经说服越国人民全力进攻吴国,并问他上天是否已经示意可以行动。文种说,一直以来,伍子胥是吴国力量之根本。现如今,伍子胥因直言进谏被吴王夫差赐死。这是上天的信号,表明伐吴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因此文种表示,希望越王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战争准备。
此后不久,夫差离开吴国,北上黄池(今河南),参加一个同其他诸侯国君的重要会盟(史称“黄池之会”),会上将选出一个新的霸主。夫差带着自己最精锐的部队走了,只留下太子和一支由老弱病残的士兵组成的部队来保卫吴国。
勾践看到了机会,在征得范蠡的同意后,派出了一支总数近五万的军队,与吴国的守军交战。太子被俘后被立即处死。
【译按】越王伐吴,吴王太子友死于被俘的历史,另见《左传》:“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余、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余,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
随后,越国军队进入吴国都城,放火烧毁了夫差心爱的姑苏台。信使们被派往北方,向夫差报告了这一消息。夫差担心,如果其他诸侯国君知道了发生的事情,他将永远无法称霸,因此在会盟结束前对一切保持沉默。
此时,夫差派使者到越国求和。勾践明智地认识到他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剿灭吴国,因此表示欢迎。
六年过去了。在他统治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476年)七月,勾践再次整备军队讨伐吴国。但在行动之前,他派使者到周王室告知他将打算惩罚一个没有原则的诸侯国,这样其他国君就不会怪罪于他。
然后,他向越国人民正式发出命令。那些在五天内报到的人是合格的臣民,但那些超过五天才报到的人就不是他的臣民,将被处以死刑。(“五日之内则吾良人矣,过五日之外,则非吾之民也,又将加之以诛。”)勾践很重视在越国军队中灌输恐惧感。
在临行前检阅部队的过程中,勾践将三名罪犯公开斩首,然后向部队宣布,不服从他命令的人也将受到这种待遇。第二天,他又在乡下将三名罪犯处死,并重复了同样的一番话。
严酷的勾践担心他的战士只是因为惧怕惩罚而出战,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出战。他认为还没有向士兵们灌输一种真正的意愿,让他们甘愿为超越生命的东西去冒风险。
就在勾践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看到路旁有一只青蛙,它愤怒地拍打着肚子,充满了即将战斗的精神。勾践在马车上站起来,向青蛙致敬。
他的一个士兵问他为什么要对一个可悲的小动物表示尊重,他说他一直希望他的手下能表达愤怒,但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人。他刚才看到的青蛙是一种无知的动物,但当它遇到敌人时就会被激怒,所以他向它表示了尊重。听到这件事后,所有的战士都承诺要发扬牺牲精神,决心为他们的国王献出生命。
伐吴之战持续了三年,越国军队赢下了一次次战役,迫使夫差躲到了姑苏山顶。吴王随后派出一名使者与勾践讲和。夫差回顾自己多年前曾在会稽山得罪过勾践,现在他不敢藐视勾践的命令。
勾践可怜夫差,派使者到姑苏山(姑胥山)告诉他,愿意流放夫差及其妻子到甬东(今浙江舟山岛)居住,并分配给他们三百户,在余下的日子里伺候他。
夫差拒绝了勾践的提议,最终提剑自刎:
天降祸于吴国,不在前后,正孤之身,失灭宗庙社稷者。吴之土地、民臣,越既有之,孤老矣,不能臣王。(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吴王夫差矛(湖北省博物馆)
公元前473年,吴国最终灭亡,这是20世纪(至少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绝大多数勾践故事的终点。然而在古籍中,一个更黑暗的勾践在吴国被消灭后出现了。如果把这个故事包含进20世纪末以前的记载中,就会引发一种政治风险,作者将被解释为对大陆政权或民国在台湾的专制统治的隐晦批评。
吴国灭亡后不久,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越国崛起的国力。范蠡深知越王野心勃勃、嫉妒心强,这对身边有功之臣来说是极其危险的。范蠡决定是时候离开越国,到别处谋生了。他试图说服文种也这样做,但文种没有被说服,这让他后来后悔不已。没过多久,勾践就开始怀疑文种的忠诚,并最终将其赐死。
屈辱是勾践故事的首要主题。这种屈辱有时由外部造成(吴国大败越国),有时是自我强加的。就勾践而言,为了加强吴王对他的信任,心甘情愿地屈服于一系列的羞辱行为。
勾践故事的第二个主题是复仇,这不仅是勾践的动机,也是(在古代记载中)夫差和伍子胥的动机。
与前两个明显相关的第三个故事主题是忍耐。这里的中心思想很好地概括了中文成语“忍辱负重”的意思。它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勇气,“忍辱负重”能实现更大的目的,比如复仇。
勾践故事的第四个故事主题是勾践从吴国回来后,越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系统性重建,以及通过开明和慈悲的政策在“王”和“民”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最后一个主题是其他四个主题的完善,即一个小国通过耐心、努力、精明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有能力战胜一个更强大的国家,从而回应强大对手早先对它造成的羞辱。
民国:20年代至30年代
1911年至1912年,清朝最终被推翻,一个新的秩序在中国诞生了。
然而,在1912年之后的许多年里,中国陷入一个又一个危机——袁世凯总统破坏年轻的共和国,1915年日本提出《对华二十一条要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要求被拒,1916年至1928年的军阀混战,世界“大萧条”的影响,30年代初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第一次“内战”,以及最后“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内战”。虽然民国时期也有积极的发展,但对广大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可悲的时代。
在那些痛苦的岁月里,希望被挫败,民族主义成为一个持久的主题,其中一种熟悉的表达方式是挪用、重塑和广泛传播过去的英雄人物故事,以期支撑起衰退的中国精神。
在这种情况下,把特定的故事与特定的情况相匹配在一起是强烈乃至本能的做法。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日本侵略加剧的情况下,1662年从外国(荷兰)控制下解放台湾(1895年后成为日本殖民地)的郑成功(1624-1662)自然被重新提起。同样可以预见的是,明朝将军戚继光(1528-1588)因在16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浙江和福建沿海领导对抗倭寇而闻名,现在他也被重新塑造成中国的民族主义英雄。
赤坎楼(台南)
郑成功势力范围图(来源:Wikipedia)
其他民国时期备受颂扬的中国历史人物包括英勇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南宋文臣文天祥(1236-1283),他因拒绝向蒙古人投诚而被处决。还有史可法(1601-1645)和岳飞(1103-1142),前者是死于满清之手的明朝忠臣,后者是宋朝爱国英雄。在“抗日战争”期间,岳飞那句“还我河山”被涂在了中国的墙壁上。
史公祠的飨堂,其两边悬有张尔荩为史可法撰写的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来源:Wikipedia)
尽管勾践的故事也适用于20世纪上半叶的“反日”民族主义,但和前面提到那些历史人物不同。为什么呢?
一个必然的原因在于,与其他这些爱国英雄不同,勾践生活在中国作为一个公认的政治实体建立之前的时代。诚然,我们认为周朝是中国的一个王朝,勾践这样的“王”获得霸主的地位时,他们承认周朝在一个象征性的中国世界中的仪式性地位。
但在勾践的时代,中国的政治统一还远未到来。我们永远不会把越王勾践视为“周的忠臣”,我们当然也不会把越国和吴国之间的定期冲突理解为“中国”和“非中国”之间的冲突。
有人说中国:“每当入侵威胁到这个原本以平民为导向的社会时,军事英雄就会复活。”这种联系适用于大多数在民国时期被神化的爱国英雄,包括勾践。
但是,勾践和其他人之间又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只有勾践是“王”。对其他人来说,对统治者和王朝的忠诚具有压倒性的重要性,这才是原始英雄形象的核心,而对勾践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这种区别对这个故事在中国政治中的演变有重要影响。蒋介石(1887-1975)可能非常欣赏岳飞,但正如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的,他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最认同勾践。
将勾践与民国时期其他被歌颂的爱国英雄区分开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故事中突出了“国耻”这一主题。虽然在周朝的春秋时期,国耻指的不是国家的耻辱,而是统治者的耻辱,但到了19世纪末,前者的含义已经远远取代了后者。
随着国耻在中国政治话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他英雄人物(如郑成功)也与这一主题关联在了一起,但没有人拥有勾践那样持续而稳定的关联性。
因此,从1912年共和国成立到30年代末“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许多年间,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屈辱的挫折(主要是在日益自信的日本手中),勾践的例子就被一次又一次唤起,鼓舞人心,提供正确的思想指针。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15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向中国秘密提出《对华二十一条要求》。这些要求最初分为五组(“号”),其中第五组要求是中国将实际主权转交日本。由于中国的强烈反对和国际压力,日本最终撤回了第五项要求。然而,5月7日,东京以最后通牒的形式提出了其余要求,5月9日,袁世凯政府同意了这些要求。
【延伸阅读】邱燕凌:《无烟糖:省级官僚的死亡与中国国民经济建设》(2010)
黄大受编著的《中兴史话》(台北:世界出版社,1955)
然而,该书中所叙述的历史事件才是与当代台湾的真正联系。在《中兴史话》的每一章中,黄大受都以生动、随意的散文形式重建了中国过去的遭遇。在这些遭遇中,只要有一个不懈努力、准备充分的精明领导人,就能以弱胜强,战胜强大的对手。
【译注】图为金门“毋忘在莒”的石刻,1952年1月由蒋介石题写。文中所提的这场运动被称作“毋忘在莒运动”。“毋忘在莒”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齐人在济西之战到田单复国之间死守莒城和即墨。
国民党政府于1959年9月3日军人节发行的“毋忘在莒”邮票
虽然没有必要总结黄大受对勾践故事的叙述,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越国统治者的处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前面讨论的戏剧版本中的故事更加理想化。对勾践的这种“消毒”处理尤其值得注意,整本书中明显将书中所叙述的故事主人公与陷入困境的蒋介石联系起来,同时还将越王勾践描绘成一个模范统治者。故事中的勾践深居简出,他还与百姓一起在田间劳作,树立了越国农民效仿的勤劳榜样。即使是最底层人的建议,勾践也会虚心听取。他恭敬地听取任何人的意见,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会提出建议。
【译注】字数到达公众号文章上限,本节最后部分和“结论”省略。